新华社酒泉9月24日电(记者李宣良、巩琳萌)神舟五号和六号飞船均在10月中旬发射,神舟七号飞船为何选择在9月底发射?航天专家在接受新华社记者正常采访时说,这是为确保航天员出舱活动成功、经过精确计算作出的选择。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张建启介绍,为保证神七航天员出舱安全,必须努力使活动在阳照面进行,这样也可确保下传的图像更加清晰。而且,航天员能够在白天返回地面,更加有利于搜救。经过大量计算,飞船在9月底发射,可完全保证阳面出舱,返回的时候天还不太黑。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首席气象预报员刘汉说,根据多年气象资料的分析,9月底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天气以晴好为主,特别是傍晚气象条件稳定,十分适合飞船的发射。
新华社北京9月25日电(李非、黄硕)针对群众感兴趣的如何观测飞船问题,北京飞控中心副主任李学宾24日说:“神舟七号飞船在轨道运行期间,一些地方群众可以用肉眼对飞船进行观察。”
李学宾说,根据飞船运行的轨道高度,在飞船起飞1天之后,从合肥以北,包括北京、上海、南京、长春、太原、哈尔滨、乌鲁木齐、呼和浩特等城市在内的一些地区的群众,都可能会用肉眼观察飞船。
李学宾说,在地面可用肉眼观察飞船的时间段很短,一个地方一般只有5分钟左右,同时还要求当地天气晴朗、能见度高,观测的时间段主要是清晨和黄昏。
新华社北京9月25日电(记者张汨汨、樊永强)俄罗斯联邦航天局于2000年推出了平民太空游业务:只要掏2000万美元购买“船票”,普通人也可圆登天之梦。迄今为止,全球已有5位游客享受了这一世界上“最奢华”的太空旅游。
人类历史上第1位太空游客是时年60岁的美国富翁丹尼斯·蒂托。这位全美国第三大投资管理公司的创建者,于2001年乘坐俄罗斯“联盟”号飞船进入太空,在国际空间站停留了8天。
第2位太空游客是时年29岁的南非IT界新宠马克·沙特尔沃思。他于2002年游历了国际空间站,并与宇航员们一同进行了医学、环保等方面的实验。
第3位太空游客是时年60岁的美国传感无限公司董事长雷格里·奥尔森,于2005年进入太空。奥尔森还是一位材料学博士,他在空间站短短8天时间里共做了10项科学试验,这中间还包括晶体培养和地球大气湿度测量等。
第4位太空游客,也是历史上首位女太空游客,是时年40岁的伊朗裔美国女企业家阿努谢赫·安萨里。她于2006年飞赴国际空间站并停留了9天,除了不断写网络日志记录下所见所闻外,她还成为欧洲航天局4项重要实验的测试对象。
第5位太空游客是时年58岁的匈牙利裔美国人查尔斯·西蒙尼,他于2007年前往国际空间站。这位被称作“word之父”的微软前软件工程师,“飞天”时还携带了丰盛大餐,在空间站里摆了一席“蟠桃宴”。
新华社北京9月25日电(记者白瑞雪、孙彦新)名字叫“飞天”,重量120公斤,造价约3000万元人民币,可靠系数0.997,能支持4个小时的舱外活动……
中国研制的舱外服是什么模样?在航天员出舱行走过程中到底会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来自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的设计师们一一揭开这些数字背后的“谜底”。
记者观察:最高能达到2米,躯干像盔甲,四肢像面包,再背上1.30米的大背包……谁要是在大街上穿上这么一身“行头”,一定会被当作“天外来客”。
这就是中国的舱外航天服,在没有加压的状态下,软软地躺在中国航天员中心一间实验室里。
服装通体纯白,从上到下依次是头盔、上肢、躯干、下肢、压力手套、靴子。从内到外,则分为6层:由特殊防静电处理过的棉布织成的舒适层、橡胶质地的备份气密层、复合关节结构组成的主气密层、涤纶面料的限制层、通过热反射来实现隔热的隔热层、最外面的外防护层。服装的四肢装有调节带,通过调节上臂、小臂和下肢的长度,身高1.60米-1.80米的人都能穿上这套衣服。
壁厚仅1.5毫米的铝合金躯干外壳上密集着各种仪器:电控台、气液控制台、气液组合插座、应急供氧管、电脐带。仅是十几厘米见方的电控台里,就有照明、数码管控、机械式压力表等9个开关,气液控制台里的阀门更是多达20多个。
在记者看来,这完全就是把飞船的控制台整个搬到了航天员身上。别说是怎么操作,就是每个开关的位置,要记得一清二楚,也不是件容易的事——难怪航天服手腕处装有一面小镜子,航天员能够最终靠镜子,随时察看自己身上的各种开关。
专家解说(航天医学工程总体研究室主任刘伟波):舱外航天服是我国第三次载人航天飞行中最难的一项技术。虽然都是航天服,舱外服跟舱内服完全不一样。舱内服只保证压力,但舱外服什么都要管。飞船的大多数功能,都要在舱外服里实现。可以说,舱外服就是一个穿在身上的小型飞船。
总的来说,舱外服为航天员提供3方面的保障。一是辐射、真空、微流尘等环境的防护;二是生命保障,也就是需要保持一个适合人生存的气体和温度湿度环境;三是良好的功效保障,保证航天员穿着舱外服能开展维修器材等太空作业。
舱外服必须充足复杂、具有一定的强度,才能实现以上这些功能。
记者观察:这么重的一套衣服,在天上还要加压“充气”。航天员穿上后,会不会变成行动困难的“巨无霸”?
答案是否定的。重而不笨、行动灵活,是中国舱外航天服的一大特点。设计师们在上肢的肩、肘、腕和下肢的膝、踝等关节处,使用了气密轴承。在轴承的作用下,航天员的手脚可以随意转动,同时能严格保证气密性。手背则用上了可以翻折的热防护盖片,不仅能提高手指的热防护能力,还能保证手指的关节活动性。
舱外用的手套,看上去特别厚实。把大拇指以外的4个指头缝合在一起的话,有点像拳击手套。手背为白色,手心和指头是灰色的——密密麻麻的灰色橡胶凸粒,具有防滑和隔热的作用。航天服虽然是“批量”生产的,手套却是用国际上先进的“三维数字扫描”技术,为每位航天员量身定做的。
出舱活动主要靠手完成操作和“行走”,手套必须灵活,同时又得有相当的厚度以保证气密性、隔热性,这在材料与工艺上几乎是矛盾的。科研人员经过无数次试验,终于制造出了既安全又灵活的手套。中国舱外服的手套灵活性国际一流,航天员能够轻松握持直径为25毫米的物体。
航天服的左臂上印着鲜红的国旗,右臂上有两个大字:“飞天”。
专家解说(航天服研究室主任刘向阳):“飞天”是中国研制的第一代舱外航天服,整体设计和各部件的设计、组装都是中国人自己完成的。就完成目前任务的能力而言,接近国际水平。
这套舱外服有很多我们独有的特点。在关节上,科研人员巧妙地利用了仿生结构,使关节活动更自如。电控系统上,中国舱外服全部采用数字信号处理,显示屏则采用了国际上最先进的OLED技术,使显示器更大、更薄、更省电、更能耐受高低温,显示色彩更艳丽,以方便航天员查看。
舱外服就单个设备而言,功能不一定强大,但在系统的集成上具有优势。
记者观察:舱外服是门大学问,穿舱外服同样不简单。这是记者在低压舱训练中看到的一幕——两名航天员从准备间走进实验舱,纯白和纯蓝色的紧身液冷服,把他们从头到脚包得如同电影里的“蜘蛛侠”。在工作人员的协助下,他们像虫子钻进蚕蛹一样,进入了航天服。
与其说是“穿”航天服,不如说是“坐”航天服——两名航天员小心翼翼地把双腿伸进航天服的下肢,臀部放在航天服的背包沿上,然后关闭背包门,把自己裹在了庞大的航天服中……
这个过程也就一两分钟。但之前的准备工作需要花不少时间:航天员在穿上贴身内衣以后,首先要穿一件能够测量心跳、体温的生理背心,接下来是防静电的连体内衣,第4层是给人体散热的液冷服,然后戴上通讯装备,最后才穿舱外服。
穿衣服全程搬到天上,就更复杂了。虽然120公斤的重量在失重状态下不会对航天员造成负担,但在太空进行任何精细的操作都是很困难的。
神七飞行结束后,手套将随返回舱带回地面。由于体积、重量的限制,费这么大劲儿穿上的舱外航天服,在完成出舱任务脱下后,只能留在天上了。
专家解说(航天员选拔训练研究室主任吴斌):飞船发射时,舱外服是打包固定在轨道舱壁上的,因此航天员首先要启封服装,然后把各部分组合成一件完整的舱外服,再把净化器、氧瓶、电池、无线电遥测装置等可更换部件装上航天服。进入服装后,还要对服装进行尺寸调整、气密性检查和全性能测试。一切正常,这才算“穿好”了舱外服。在“穿衣”的过程中,执行出舱活动的航天员与留在轨道舱的航天员互相配合,一人操作时,另一人就读操作手册并进行确认,以确保所有操作万无一失。
这是个非常细致而又累人的活。比如,“舱外服启封”项目分为21个操作单元,其中仅仅是“解开舱外服的包装物”又包含了12个大步骤,每个步骤分为用工具钳剪开固定舱外服的钢丝和带子、用工具卸掉扳手和螺丝等数十个动作。
整个过程长达近15个小时。神舟六号任务结束后,航天员训练的一项主要内容,就是操作舱外航天服。
新华社酒泉9月25日电(记者林建杨、李宣良、徐壮志)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在火箭点火前,就已经创造了两个第一:东风航天城第一次对海外媒体开放;神舟系列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第一次向外媒开放。
在台湾TVBS电视台资深文字记者詹玮琦的眼里,这片沙漠深处的“世外桃源”一直“很神秘”。“这一个地区很多人想进来但是无法进来,因为这是一个军事管制区,要进来很不容易。”她兴奋地说。
9月19日,受中国中央电视台邀请并经有关方面批准,詹玮琦及一名摄像师抵达东风航天城,成为第一个造访东风航天城的台湾记者。詹玮琦说,他们借助中央电视台的信号传输系统将自己的新闻素材传回台湾,在第一现场向岛内观众报道神七发射的台前幕后,还会参与TVBS与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两岸看神州》等节目。
对于这次采访,詹玮琦说:“我自己都觉得蛮讶异的,因为这一个地区毕竟是一个军事区……我觉得这一步是很大的一步,因为它象征着大陆在对外媒开放上在往前走。”
詹玮琦从2001年开始在大陆驻点采访。她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表示,大陆的整个氛围包括对外媒采访的问题,未来会慢慢的开放。“从这个单一事件中,我们大家可以看出来整个大环境在不断发生改变。”她说。
在TVBS之后,包括俄新社、路透社、、日本富士电视台、《联合早报》等另外9家外媒11名记者于24日早上抵达东风航天城,展开神七发射报道。当天下午,他们参加了神七任务实施新闻发布会、航天员乘组与中外记者见面会等两场重要活动。
俄新社记者谢平在神七任务实施新闻发布会上获得仅有两次记者提问机会中的一个。他在发布会告诉新华社记者,这次有机会来现场采访神七发射特别高兴,还可以借此机会对比中国载人飞船发射与俄罗斯宇宙飞船发射的区别。
谢平说,今年正值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这次中国首次允许海外媒体到东风航天城现场采访,活动具有特殊的意义。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官员24日在解释这次组织外媒到现场采访时表示,国新办将从26日起在北京连续举行多场神七专题记者会。另外,为了让部分海外媒体更多、更好地了解神七发射,国新办会同有关部门组织他们到现场采访。
有消息称,除了进入东风航天城采访的10家海外媒体外,另有一家海外媒体将获准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进行现场采访。还有报道称,设在北京梅地亚中心的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新闻中心也将从25日起对中外记者提供服务。
显然,在神七发射的新闻报道上,中国政府采取了前所未有的开放举措,尽力满足外媒的采访需求。这些举动证明中国政府信守在奥运会之前关于对外媒开放的承诺。中国政府官员曾多次强调,在奥运会之后中国将继续开放外媒采访。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署长在北京奥运会举行前夕接受新华社专访时明确说:中国对外媒的开放不是“一阵风”的短期政策,而是长期趋势。“中国的新闻运行体制只会慢慢的开放、透明和公开,我们有这个自信和能力。”他说。
事实上,在北京奥运会结束后,中国政府在所有重大新闻事件都及时公布信息,包括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山西襄汾溃坝事件等所谓“负面消息”,海外媒体也可以自由采访。
国务院新闻办官员表示,在开放外媒采访的问题上,中国将继续用具体行动来证明。
当10多名海外媒体记者刨根问底地提问,并把镜头对准这里发生的一切时,中国航天人欢迎他们的到来,显示出厚积薄发之后的自信和淡定。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发言人贾可23日对海外记者的到来采访表示欢迎。他说:“不管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还是整个航天战线的一线科技工作人员,都欢迎境内外媒体的宣传报道。中国航天人的努力和成就,不仅需要向国内宣传报道,也需要向全世界展示。”
贾可同时表示,航天活动新闻宣传需要把握一个度,也就是在保密的前提下。为此东风航天城已向先前抵达的国内媒体记者每人分发一本记者手册,对保密问题做出清楚规定。至于首次进行现场采访的海外记者,贾可说有关部门同样会对他们做出严格的保密规定。
分析人士认为,中国在经过神一到神六的成功发射后,逐步积累起比较深厚的航天技术基础,火箭、飞船等航天产品质量成熟可靠,中国航天人也慢慢变得自信从容。
© 小9直播体育app 豫ICP备17025331号-2 网站地图 企业分站